2006/04/01 | 也写影评《The CORE》
类别(俺没分类) | 评论(0) | 阅读(81) | 发表于 01:06
也写影评《The CORE》

  影评对于晚上较闲的人士而言,是其 Blog 素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信息产业部一伙中有大大小小的影评,有专业的可可西里和天浴,也有不专业的(此处不点名,请某位作者自行对号入坑),今日看了《The CORE》(地心末日),忽然也想写几句,但愿别惹上俺们真正的 Core 。

  《The CORE》的故事和天地大冲撞极其相似,都是灾难忽然降临,大城市被毁,美国鬼子带批人坐船去目的地引爆核弹,最后成功归来,路途上当然牺牲了人,不过都是不够重要的那种。唯一的不同就是两者的前进方向不同,后者瞄准的是天上的小行星,而前者,目的地是地心。

  一切科幻电影都经不起推敲,只是硬伤有多有少而已。且不说地底哪来这么多光怪陆离的空间让地船游刃有余地穿行,光看那个前进之源"核动力超声波岩石粉碎机"就毛病够多的。粉碎岩石,不是让岩石消失,碎屑不用排?好歹在打穿莫霍界面之前,得有点挖掘固体的意思吧?它倒好,从马里亚纳海沟一下去,一道光就让海底一块地面变成了红色岩浆,然后就哗啦一下钻进去了。这是超声的效果?还不如改成像《带上你的眼睛》中落日六号带的大功率烧熔发动机(估计也是核动力的)。

  等到越过古登堡界面进入液态的地核后,地船周围的环境就完全是电脑制作的光影了,不像在液体里,倒像浮在液体上,连核弹爆炸的球状冲击波边缘都清晰可见,地核有这么透明?不过考虑到可视化效果的需要,也能原谅。最不能容忍的是电影中设计了一块金属,在最后核反应堆失去了钚燃料棒而失效后,还能够从地心直接吸热并将其转换成能够驱动地船前进的能量(包括电能),越看越像个永动机。俺怕脑袋里记得不清楚,还特意查了一把热力学第二定律,觉得这就是一个从单一热源吸热做功而不向低温热源散热的第二类永动机(如果向低温热源散热,估计地船里头的主角都烫死了),科幻电影出现这样的硬伤,实在是令人没法恭维。

  不过电影里头有几个场景是精彩得令人有点想法的。地船设计为在密实的地层里向下破石前进,结果在地幔深处遇上了大块空洞,地船破顶而入,阻力突然减小,船员惊呼"地船不会飞",差点摔死。地船躺在空洞的底部维修时,地幔的岩浆从空洞顶部钻破的洞奔涌而下,这个场景设计得挺有创意,也能让人打破常规地思考;另外一个场景就是最后幸存的男女主角借助永动机返回地壳冲出地面进入海底后,海水不热了没法做功,地船就被困在海底。没有声纳,没有通讯,救援舰队明明知道他们就在附近,可就是找不到丝毫线索,此时那种绝望令人心酸。最后男主角想了个法子,用超声波干扰鲸鱼的活动轨迹,让救援人员觉察到异常,然后获救。——此时启动超声波的能量又不知道从哪儿来了,难道船上还装备了第一类永动机?

  影评到此结束,也不写总结性的话了。不过网上搜热力学第二定律时还发现了点副产品:一个温州疯子号称推翻了这个定律,可他连自己要搞啥都不清楚。翻来翻去倒是把我给弄糊涂了,为啥百分之百效率的热机只存在于绝对零度下?

  乱文一篇,权当过节。
0

评论Comments

日志分类
首页[233]
俺没分类[233]